作者: 仝志華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: 2025-09-03 08:44
“以前村里閑置的道路、土地荒著可惜,現在變成了能就業、能賺錢的車間,晚上出門有路燈,飯后還能去文化廣場散步,日子越過越有奔頭了……”近日,魯西新區馬嶺崗鎮萬乾村村民焦廣華站在嶄新的產業車間旁,望著熱鬧的文化廣場,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。如今的萬乾村,正以“盤活閑置資源”為突破口,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,走出了一條產業興、集體強、村民富的鄉村振興新路徑。
喚醒“沉睡資源”
建起產業“三駕馬車”
曾經的萬乾村,存在不少閑置道路、院落和沉睡土地。如何讓這些“閑置資產”轉化為“發展資本”,成為村黨支部重點思考的問題。“要想讓村莊發展起來,必須找到產業支撐,而盤活現有閑置資源,就是最直接、最有效的突破口。”萬乾村黨支部書記焦成凱道出了發展的關鍵。
在村黨支部的統籌引領下,萬乾村干群同心,對村內閑置資源進行全面梳理和改造盤活。不久,500平方米的雜糧包裝車間、1700平方米的印刷包裝車間、2200平方米的大豆出口車間——這3座現代化的集體經濟股份制車間在閑置地塊上拔地而起,如同“三駕馬車”,為村莊發展注入強勁動力。
“這3座車間不僅吸引了優質企業入駐,還直接帶動本村40多名勞動力實現穩定就業,村民在家門口就能上班掙錢。”焦成凱言語中充滿自豪。據介紹,目前產業車間運轉良好,每年可為村集體增收20余萬元,徹底扭轉了過去村集體“家底薄”的局面,為村莊后續發展儲備了“源頭活水”。
厚植“民生福祉”
“五化工程”扮靚村莊
集體經濟有了厚實“家底”,萬乾村并未止步,而是及時將發展成果轉化為村民看得見、摸得著的實惠。村“兩委”干部牽頭,聚焦村民最關心的人居環境和精神文化需求,多方籌措資金,全面啟動以“街道硬化、路燈亮化、環境潔化、民居美化、村莊綠化”為核心的“五化工程”,讓村莊“顏值”與村民幸福感同步提升。
“我們累計硬化修補村內道路4000余米,徹底解決了村民‘雨天踩泥、晴天吃土’的難題;整修下水道2000余米,讓污水排放更暢通;安裝路燈60盞,實現村內道路亮化全覆蓋,晚上出門不再摸黑。”焦成凱細數“五化工程”的成效,語氣欣慰。此外,該村還對道路兩旁統一綠化,新增綠植點綴村莊;新建與文化廣場相連的黨群服務中心,配套健身器材、休閑座椅,如今這里已成為村民茶余飯后健身、聊天、娛樂的“網紅打卡地”。
勾勒“幸福圖景”
振興之路越走越寬
如今,漫步萬乾村,一幅村強民富、景美人和的畫卷徐徐展開:產業車間內機器轟鳴,工人忙碌有序;寬闊的村道干凈整潔,兩旁綠植生機盎然;夜幕降臨,新裝的路燈照亮村莊,文化廣場上歡聲笑語不斷……“村民富、集體強、村莊美”這一樸素愿景,在萬乾村已成為可觸可感的現實。
從“閑置資源”到“產業引擎”,從“集體經濟薄弱”到“民生福祉升級”,萬乾村以黨建引領產業發展,以產業帶動民生改善,將集體增收與惠及民生緊密結合,實現了優美環境與幸福生活的交融共生,以實際行動探索出一條“支部有作為、集體增實力、村民得實惠”的鄉村振興之路。
記者 仝志華